邀市长下湖 “治污先治官”收到很好效果
前几天习总书记参加代表团审议时半开玩笑地说,网民检测水质的标准是要看市长敢不敢下湖游泳。您有没有考虑帮网民实现这个标准?
吴晓青:我们注意到日前习总书记曾风趣地讲,网民检验水质的标准是市长敢不敢下湖游泳。总书记的讲话既反映了党中央对水环境保护工作的高度关心和重视,也反映了全社会对改善水环境的期待,还反映了地方党委、政府、尤其是一把手对水环境保护肩负的重大责任。但目前确实还有一些河流、湖泊不适合游泳,部分地方水环境治理成效也不明显。
这既有治理的长期性、艰巨性和复杂性因素,也有当地政府重视不够、措施不力的影响。我看到有些地方创造了很好的经验,一些地方政府提出“治河先治污,治污先治官,治官先治人”的铁腕治污措施,收到很好效果。下一步,我们将切实加大执法力度,严厉查处各类环境违法行为。
重金属污染 逾千家重金属污染企业被关
很多重金属是在有色冶炼或废旧电池中产生的锌和砷,会长期隐藏在土壤中。环保部怎么治理土壤中的重金属?
吴晓青:国家对治理重金属污染高度重视,也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措施。特别是2011年国务院批复了《重金属污染防治“十二五”规划》,中央财政专门设立了重金属污染防治资金。三年来,国家已拿出97亿元支持重金属污染治理,我们连续四年开展了以打击重金属违法企业为主的环保专项执法行动,全国31个省(区、市)政府近两年已关闭了1000多家重金属污染严重的企业。
《规划》提出,在一些重金属污染严重的地区要强化规划考核,将考核结果与领导干部的政绩挂钩。
出题十三道记者未尽兴
昨日,在十二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记者会上,环境保护部副部长吴晓青、污染防治司司长赵华林、环境影响评价司司长程立峰、环境监测司司长罗毅、自然生态保护司司长庄国泰就“环境保护与生态文明建设”的相关问题回答中外记者的提问。
这场跟环境有关的发布会,全场爆满,除了记者席座无虚席之外,后排被层层叠叠的国内外媒体的摄影机占满。
环保部副部长吴晓青开场发言,他说自己准备了一个开场白,但不再照本宣科地念了,而是把更多的时间留给记者朋友们。
或许知道记者会就1月份的大范围雾霾天提问,吴晓青首先开始主动解释雾霾问题,他说,这是这次“两会”代表委员普遍关注的,也是记者们普遍要问的问题。
吴晓青用了超过20分钟时间解释雾霾引起的大气污染问题,在讲到“我们已经为粗放的经济发展模式付出了沉重的环境代价”时,他的语气显得沉重。
记者会持续超过一个小时,环保部每回答完一个问题后,记者席上就举起了无数双手,除了吴晓青“自问自答”的问题之外,环保部一共回答了13个问题,问题涉及大气污染、水污染、《环保法》、重金属污染、PM2.5监测等方面,即使这样,见面会结束后,记者们并未尽兴,他们涌到台前,试图让吴晓青能够再多说几句。几名记者不约而同喊出“黄浦江的水质怎么样了?”但此时,环保部副部长已被工作人员快速带出门,未能回答这个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