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环保部副部长吴晓青在主持人宣布记者会结束后继续回答记者提问。
●我们虽然已迈出实施空气质量标准这一大步,但仅迈出大气污染治理的一小步。我们必须针对重污染地区出重拳、用猛药,而且还要打组合拳。
——环保部副部长吴晓青
●我国正处于工业化、城镇化快速发展进程中,能源消耗量大、机动车保有量不断增加,包括北京在内的一些大城市短期内还达不到新的空气质量标准。
——环保部副部长吴晓青
昨日,十二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在梅地亚中心举行记者会。环保部副部长吴晓青表示,今年将督促国控重点企业污染物排放监测信息向全社会公开。
“公开便于公众获取全面、及时的企业污染物排放信息,环保部门也将依法做好监督性监测工作,同时接受社会监督。”吴晓青表示,公开的准备工作已展开。
个别城市年雾霾天数超200天
“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占我国国土面积的8%左右,却消耗全国42%的煤炭、52%的汽柴油,生产55%的钢铁,生产40%的水泥,二氧化硫、氮氧化物和烟尘的排放量均占全国的30%,单位平方公里的污染物排放量是其他地区的5倍以上。”吴晓青指出,监测表明,这些地区每年出现霾的天数在100天以上,个别城市甚至超过200天。
“要突出重点抓好重污染地区的大气污染治理,针对重污染地区出重拳、用猛药,而且还要打组合拳。”吴晓青表示,“十二五”期间将在京津冀、珠三角、长三角以及山东城市群开展煤炭消费总量的控制试点,并督促各地加快油品质量升级步伐。
2015年京津冀等地PM2.5浓度降6%
吴晓青称,环保部已在2月发出公告,从今年开始在重污染区域,对火电、钢铁、石化、水泥、有色、化工等六大行业实施大气污染物特别排放限值,这是迄今为止我国污染治理史上最严厉的一项措施。此前环保部仅在太湖流域使用过特别排放限值。特别排放限值的实施将从源头上严控大气污染物的新增量,为治理大气污染提供有效的倒逼手段,也有利于加快该地区产业结构调整和升级。
“到今年年底,我国将有190个城市近950个监测点位组成的国家空气监测网投入运行,并且实时发布监测数据。”吴晓青说,按照“十二五”规划,到2015年重点区域的可吸入颗粒物、二氧化硫、二氧化氮、细颗粒物PM2.5年均浓度比2010年下降10%、10%、7%和5%。其中,京津冀、珠三角、长三角PM2.5纳入考核目标,而且三区的PM2.5浓度要下降6%。
雾霾天气 粗放经济模式付出环境代价
今年以来,我国中东部地区反复出现雾霾,大气污染十分严重,给工业生产、交通运输和群众的健康带来了较大的影响。深层次原因是什么?
吴晓青:这些问题表面上看有不利气候条件的外部因素,但深层次原因则是我国快速工业化、城镇化过程中所积累环境问题的显现,高耗能、高排放、重污染、产能过剩、布局不合理、能源消耗过大和以煤为主的能源结构持续强化,城市机动车保有量的快速增长,污染排放量的大幅增加,建筑工地遍地开花,污染控制力度不够,主要大气污染排放总量远远超过了环境容量等多种原因造成一些大中城市的雾霾不断发生。
我们已为粗放的经济发展模式付出了沉重的环境代价。如果我们不尽快转变经济发展模式,不尽快调整产业结构,不尽快改变落后的生产和生活方式,要想减少雾霾、改善空气质量将非常困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