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细化管理“六”要素,是黄陵矿业公司近年来围绕安全、生产、经营、管理和创新,探索实践文化与管理有机融合的一项重要成果。即以作业现场无缝隙、无漏洞、无盲时、无盲点、无盲区的干部走动式管理,以职工自主培训为主要内容的手指口述、岗位描述和岗位知识功底、作业功力、技能功夫、身心素质、职业素养的“三功两素”修炼活动,以规范作业现场为主要目的的“四项技术”应用,“5E”全生命周期管理和“6S”管理,简称“123456”。为了推进企业管理向更深层次、更高品位迈进,黄陵矿业公司结合矿区实际,突出员工岗位重点,强化岗位安全管理,严格岗位作业管理,实践岗位经营管理,探索岗位成长与和谐管理,全力推进“五精”管理,全面提升了企业管理能力和管理水平。为了让职工与企业共同参与市场竞争,把职工从产品的制造者转变为经营者,2009年,黄陵公司,根据全面预算管理,按照各二级单位生产管理运作流程,以订单为连接各生产经营环节的主线,以岗位职工个体为核算单元,以岗位绩效为考核重点,坚持岗位自主经营和人单合一的内部市场运作原则,以“三增一保”为目的,达到企业与职工绩效持续改进的目标,探索实践了岗位价值精细管理。以我们的电厂发电车间为例:电器岗位接到发电的订单后,就要根据发电量向锅炉岗位下达购买高压蒸汽订单,锅炉岗位接到蒸汽生产订单就要燃运车间和化水车间下达用燃煤和用水订单,各个岗位完成订单后,根据这些订单和公司制定的内部价格,用各岗位产出减去成本,通过岗位价值数字核算平台,结算每个岗位的工资。岗位成本高了,收入就低。对于成本结余的,公司再根据各个岗位全面预算成本控制标准,拿出结余的50%,计入职工的工资。同时,公司再考核岗位的安全、质量、行为规范执行情况,好的给予奖励,差的给予经济处罚,最终形成岗位职工的收入。职工的工作表现、劳动成果在第二天早上9:00前显示出来,实现了岗位经营的“日清日结,日毕日高”。通过岗位价值精细管理,黄陵矿区吨煤完全成本连年下降,职工收入稳步增长,实现了“岗位增值、员工增收、企业增效、保证安全”的目标。
黄陵矿业公司推进实施以岗位价值精细管理为核心的“五精”管理,由于岗位价值精细管理的核心是价值,重点是成本与绩效,在职工成长和引领企业持续发展上还存在一定的局限性。为了解决职工精神和个人价值实现的追求问题,他们探索实践了“五星”岗位建设体系,补充和延伸岗位“五精”管理。
第一颗星:本质安全诚信岗 黄陵矿业的安全诚信岗是“五星”岗位评选的最基本条件,以职工遵纪守法、按章操作和对国家、社会、企业、团队、同事、家人的诚信为考核重点,督促职工精细作业、精细操作,不断加强生产现场的自控、互控和他控,自觉坚持不伤害别人,做到在安全上对他人的诚信。
第二颗星:质量标准规范岗 质量标准是检验和评定产品(工作)质量的重要依据。黄陵矿业提出建设质量标准规范岗,就是要求岗位职工必须完全按照规程和管理方对作业的要求作业。其基本条件是:按时完成作业任务;设备维修保养维护到位,管理无过错;岗位作业环境管理全达标;作业质量全合格。强调岗位职工作业的精准无误。
第三颗星:创新创效增值岗 这颗星要求员工经营岗位,职工在精细作业和精准作业的基础上,必须考虑企业对岗位的投入和产出,必须努力完成或超越企业给岗位下达的经营目标,不断提高工作效率,实现增值作业,保证企业增效和岗位员工不断增收,实现岗位经营的精确。
第四颗星:学习成长成才岗 即岗位职工必须不断的学习创新。其基本的条件是:满足精细、精准、精确作业的条件下,不断提高专业功力和技能功夫,不断提高创新创效能力。通过这颗星的打造,树立人人成才意识,满足职工工作兴趣美、事业成就美的审美追求,实现精优作业和对岗位的精益管理。
第五颗星:快乐和美文明岗 这颗星重点考核的是:岗位职工是否快乐工作;岗位人与人、人与物、人与环境是否和谐;美,即精美中的“十美”(语言美、行为美、心灵美、环境美等)。其要旨是在企业赋予一定条件之下,职工岗位如何实现体面劳动和有尊严的劳动,体现“快乐、幸福、体面、尊严”。
这五颗星,第一和第二是基础铺垫,第三颗星是关键,都是体现职工物质价值的实现。最后两颗星解决的是岗位职工精神价值和个人成长的需求。
黄陵矿业公司通过持之以恒地实践人本精细化管理,全面扭转了安全生产被动局面,有效提高了经济效益,正确引导了员工的价值取向,形成了岗位的精神文化、行为文化和特质文化,促进了企业及岗位员工素质、素养和绩效的持续改进,有效地提升了企业的管理能力、经营能力和核心竞争力,得到了广泛的认可。2010年11月10日,中央政治局委员、中组部部长、时任陕西省委书记的赵乐际同志在矿区视察时说:“黄陵矿业的管理创新,是我来之前没有想到的。管理核算到人、到岗位,这是我见过的第一家企业。绩效考评和薪酬管理,真正体现了人人都是经营者、岗位都是利润源”。
降产增值开辟可持续发展之路
按照早期规划设计,黄陵矿业公司远期规划产能为2000万吨。2009年,他们的循环经济战略规划制定完成后,结合产业链设计对煤炭资源的需求,把矿区产能调整到了目前的1400万吨,可以延长矿区服务年限20多年。
黄陵矿业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范京道说:“1988年7月,我从西安矿院毕业来到了白水煤矿,第一天跟着老师傅下井。师傅一边走一边介绍白水煤矿,当听到这个矿只能采70年的时候,我忍不住问师傅道,70年后怎么办?老师傅一脸迷茫地看着我。多少年来,无论是在煤矿最基层的技术员还是到后来的总工程师、总经理、董事长,煤矿服务年限这个数字始终是我的一个心结,提高煤炭回收率,提高资源利用率,成了我不懈的追求。”
近年来,黄陵矿业公司持续加大科技投入,通过引进、消化吸收和再创新,不断提升煤炭资源回收率,先后完成了国家重点项目——— 600万吨一次采全高试验,研究发明了具有国内先进水平的综掘工作面围岩控制支护技术与装备等20多项煤炭工业领域新技术,获得113项技术专利,把煤炭资源回收率从原来的60%,提高到了85%以上,从开采上进一步延长了矿井的服务年限。
2012年10月,黄陵煤化工白石园区新型煤化工工艺路线论证研讨会在该公司召开,黄陵矿区精细煤化工项目建设全面启动。到2015年精细化工产品将达到32个,全面形成上下游相互关联的闭合产业链条,最终实现煤炭资源有效价值的就地“吃干榨净”。黄陵矿业公司全面走向一条可持续发展的长青之路。一个郁郁葱葱、天蓝水碧的煤化新城屹立于陕北高原,成为三秦大地上一颗璀璨的明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