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全国产煤大省,陕西具有销煤销电、优先销电的有利条件。
首先,政策支持,前途尽展。国家在“十二五”规划中明确提出打造陕西在内的五大能源战略基地,加快蒙陕甘宁能源“金三角”综合开发,有序推进陕北、黄陇、神东等大型煤炭基地建设,重点建设包括陕北的神府、靖边和彬长、安康在内的16个大型煤电基地。我省在“十二五”能源发展规划中,将建设的神府、靖边、彬长、安康4个“西电东送”煤电基地列入“十大基地”建设重点工程,并建设七大外送输电通道。这些政策措施,都为加快煤转电提供了有力支持。
其次,煤炭产出,前动持久。陕西含煤面积5.7万平方公里,累计探明储量1707亿吨,居全国第三位。在籍矿井161处,千万吨级大型现代化矿井10个。在全国千万吨级矿井中,每五个就有一个在陕西。红柳林矿井是陕西最大的千万吨级特大型矿井。凭借煤炭资源禀赋和生产能力的有利条件,西电东送的范围将不断拓开。
第三,电力扩容,前景广阔。全省现有上网火电企业85家,火电装机2227万千瓦。到2015年末,全省投产运行3458万千瓦,其中“西电东送”装机2370万千瓦,省内用电不缺。省外通道多路建设,省际通道由2回750千伏线路、4回330千伏线路与甘肃电网相联;起自关中东部罗敷(信义)至河南灵宝的直流“背靠背”线路,起自宝鸡至四川德阳500千伏直流输电线路均与华中联网;起自神木的“点对网”1回500千伏交流线路与华北电网联通。正建的通道还有:陕北府谷—长沙(潍坊)、靖边—连云港、彬长—临沂等输电线路。陕电外送通道架构已经形成。
第四,装备更新,前冲有力。陕西国有新建煤矿全部实现机械化开采,地方煤矿的关键设备明显增多。许多煤矿的采煤机、掘进机、运输系统等核心设备,由美国、德国、澳大利亚进口和国内先进设备武装。正建的高产高效矿井54个,其中纳入国家煤炭工业发展“十二五”规划的36个,建设规模2.4亿吨,总投资1570亿元。随着多个现代化矿井的建成投运,采煤机械化将达到95%,煤矿采区回采率平均达到75%以上。
陕西新建火电机组均为单台不低于60万千瓦的超临界空冷机组。省内在建的清水川火电厂是世界第二座百万千瓦超超临界火电机组。等离子点火应用、大型火电机组DCS控制系统、静电除尘高频电源技术等正在企业装备,多数火电企业已达国内水平。
陕西电网在发展特高压、智能电网、能源资源高效开发利用和大范围优化配置上不断取得新的进展。已投运的750千伏延安洛川变电站,是世界上最高电压等级的智能变电站。
第五,技术创新,前局辉煌。据统计,全省现有电力、煤业相关高校、科研机构16家,50余个专业学科和9个国家一级学科。科技研发和工程技术人员万余人。拥有科研装备总数25000余台(套),人均科技装备105万余元,年投入研发经费近10亿元。截至目前,全省共取得部省级以上科研成果2643项。陕西高校、科研院所、企业在现有基础上加强产学研结合,瞄准国际国内先进技术重点突破,起到了助推陕西煤、电企业向质量效益型转变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