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4日,记者走进恒源煤电集团公司赵家梁工业园区,在当前宏观经济持续下滑的形势下,园区循环经济各生产线却开足马力有序生产,效益呈现出逆势上升的趋势。与2012年相比,2013年该公司盈利能力提高40%。2014年,在煤炭行业整体效益下滑30%的冲击下,对园区的影响却不到5%。
在大环境不景气的情况下,恒源煤电集团公司是如何实现“逆袭”,成为行业的领军企业?
持续创新的“新兴之路”
从“一煤独大”到“循环经济产业链”构建
企业发展过程中,恒源煤电集团公司始终以产业结构调整为主线,推进企业转型升级,调整升级产业链条,改变经营模式,培育新的利润增长点,逐步形成规模优势、专业优势,培育打造企业核心竞争力。
恒源煤电集团公司以“单打一”的煤炭开采销售的粗放型经营方式起步。1999年,投资380万元率先建成当时神府两地规模最大、工艺最先进的机焦厂,走出资源就地转化、高附加值、市场竞争力较强的一体化企业生产第一步。2000年,投资9800万元建设资源综合利用电厂,用焦化厂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废煤气、废焦末、煤矸石作为燃料。2004年—2006年,依托自有兰炭、电力等原料和能源优势,建成半密闭式电石生产线,实现电能转化。
经过不断调整结构,转变生产方式,恒源煤电集团公司初步形成煤、焦、电、化为一体的生产经营格局。
2008年世界金融危机爆发,对实体经济的综合竞争能力提出更高要求,恒源煤电集团公司从延伸产业链、提高资源转化率切入,把赵家梁煤矿建设成现代化矿井。以纵向闭合、横向耦合为核心的产业发展思路,建设赵家梁煤焦电化一体化循环经济工业园。
赵家梁循环工业园建成132兆瓦资源综合利用电厂、2×60万吨/年兰炭生产线、4×33000千伏安密闭式电石生产线(已建成三条33000千伏安生产线)、240万吨/年洁净煤生产线、废水回用处理中心、110千伏变电站、兰炭及电石尾气利用项目、电厂煤泥掺烧系统技改项目、发电锅炉烟气脱硫等项目。
目前,形成年产煤炭500万吨,发电装机规模256兆瓦,供热能力为180万吉焦,电石20万吨,兰炭120万吨,年利用煤气6亿立方米,年利用煤泥、矸石60多万吨的循环经济产能。
科技助推“点废成金”经济效益最大化
煤泥车间,先进的煤泥回收利用系统将洗煤厂的废弃物煤泥、中煤、矸石,经过密闭的管道送入烘干炉,再经过一系列工艺流程,制成煤球,送入电厂,成为发电的燃料,变废为宝,物尽其用。
转型升级中,恒源煤电集团公司把生产工艺技术升级、革新作为推动企业转型升级的核心内容,把节能环保作为转型升级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引进一流技术再造生产工艺,淘汰落后产能,实现了废气、废水、废渣的高效利用。
恒源煤电集团公司赵家梁工业园区总产值达到20亿元,其中8亿元用于先进技术和设备的引进。建成榆林首家煤炭企业焦炉煤气站;成为榆林首家引进先进煤泥加工利用系统的企业,实现“变废为利”;建成全市规模最大、工艺最先进的污水处理厂,实现园区废水零排放、再利用;投资建设密闭式电石生产线及收集回用电石尾气气烧石灰生产线,开创了榆林市电石行业密闭式电石炉建设投产的先例。
“用科技改变生产方式,一方面提高生产效率,另一方面最大限度地实现节能减排,使得企业成本优势凸显,提升市场竞争力,实现了利益最大化。”企业负责人孙志忠说。
恒源煤电集团公司发电厂一年利用煤气9亿立方米,煤泥、煤矸石60多万吨,折合节约标准煤60万多吨,发电原煤减少75%,节约新鲜水138万吨,减少二氧化硫排放量0.6万吨,一年节约成本3亿元。
在转型中升级,在升级中循环。经过多年发展,园区引进先进技术,形成了集原煤开采、煤炭洗选、兰炭加工、煤泥和尾气发电、电石生产、电石尾气利用为一体的循环经济产业链条,实现资源的二次利用和能量的梯级利用。
目前,园区形成固定资产近20亿元,年实现产值超过30亿元,累计上缴税金近5亿元。
站在制高点多元发展打造“新引擎”
恒源集团有限公司不断提倡转换传统运作方式,积极推进企业向生产经营和资本运营一体化的方向转变,由单一的业务领域向多元业务领域发展。
企业发展过程中,除了发展煤炭开采销售、循环经济产业外,还涉足了房地产业。
“基于对陕北资源环境和企业发展的认识,‘单打一’坚持发展能源和重化工产业,不利于企业综合竞争力的提升,更不利于企业长久发展生存。”孙志忠说。
恒源煤电集团公司积极探索产业升级突破途径,跳出煤炭资源,走多元发展路子。提出涵盖疾病预防、健康管理、诊断治疗、养老服务等在内的从生到死的全程健康服务业的发展战略,实现“智慧”转身。
健康产业发展首先从解决健康“吃饭”开始。恒源煤电集团公司将发展现代农业,搞规模化种植养殖,建立健康食品产业链,从提供绿色食品起步,打造绿色食品“秦优源”品牌。
2013年,恒源煤电集团公司在陕南收购了城固酒业公司,进入白酒行业,走出跨地区、跨行业发展第一步。
恒源集团还将向科技含量高、工艺技术成熟、装备现代化、产品附加值高的新兴产业进军。
展望未来,恒源集团公司信心十足,提出“再造一个恒源”的目标,未来10年,资产规模将在现有20亿元的基础上翻一番,争取进入全国民企500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