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省镁业集团电子商务有限公司logo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rss订阅
您的位置:首页 > 行业资讯 > 煤炭

榆林:煤电产业走上发展“快车道”

发布时间:2014-03-24 08:51:12 来源:榆林日报 查看次数:

  榆林最大的资源优势是煤炭资源,最大的发展潜力在于资源的转化增值。伴随着能源结构的变化,煤电产业作为重要的资源转化型能源产业,其重要性日益凸显。新出台的《榆林市现代产业体系总体规划》突出“珍惜资源、深度转化”的要求,提出将榆林建成全国重要煤电输出基地,推动煤电产业建设步伐走上“快车道”。那么,榆林煤电产业发展路径如何?面临哪些机遇和挑战?日前,记者就煤电现代产业体系建立等情况采访了市发改委、能源局负责人。

  资源转化重要途径建成全国重要煤电输出基地

  《榆林市现代产业体系总体规划》要求,我市将坚持“三个转化”的发展原则,依托大型煤炭基地建设,以“保证内需,扩大外送”为要求,以优化电源结构、完善外输通道为重点,建设全国重要的火电基地。

  市能源局相关负责人认为,煤电产业是优化榆林产业结构、跨越资源陷阱、加快资源型经济转型升级,实现由低层次资源开发向高端化资源经济转变、由单一性资源产业向多元化产业结构转变、由资源驱动式增长向创新型发展转变的必由之路。

  我市已经成为国家重要的能源化工基地和陕西的重要一极,资源开发正从煤炭等初级原料输出向电力等高附加值载能产品转变,2013年,我市发电量476亿千瓦时,增长7.4%,煤电产业结构逐步优化,自主创新持续增强,核心竞争力明显提高,煤电产业迅速壮大,并建成了国内现代化程度最高的国华锦界煤电一体化项目。

  市发改委相关负责人认为,随着国家西部大开发战略的推进、振兴陕甘宁革命老区、加快呼包银榆经济区建设、综合开发蒙陕甘宁能源“金三角”,陕西省支持榆林持续发展“新27条”的政策,都给榆林煤电产业发展带来了广阔的市场和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

  科学规划 高端发展电源电网建设撑起产业发展

  《榆林市现代产业体系总体规划》要求,煤电产业发展要坚持创新发展、融合发展、集聚发展、循环发展、绿色发展、开放发展和特色发展,2015年,装机容量达到1827万千瓦,新增1067万千瓦,外供电力装机容量达到760万千瓦。

  市发改委相关负责人介绍,按照榆林现代产业规划要求和“十二五”电力发展规划,我市将统筹规划电源、电网建设,优先建设城市供热、热电联产、资源综合利用及煤矸石电厂。依托大型煤炭基地建设,加快实施锦界三期、府谷段寨等外送电源项目,建设神府“西电东送”、靖边“陕电苏运”煤电基地。大力发展大型煤电一体化电厂,加快推进榆横电厂、府谷清水川二期等骨干电源工程。

  推进电源建设大型化,2015年前建设外供大电厂4个,容量400万千瓦;内供大电厂开工5个,容量367万千瓦;煤矸石电厂5个,容量150万千瓦;热电厂3个,容量100万千瓦;综合利用电厂容量50万千瓦。全市装机容量达到1827万千瓦,新增1067万千瓦。

  有关煤电产业项目布局,市发改委相关负责人说,煤电产业空间布局立足资源分布状况和发展现实基础,按照关联互动、融合发展,优化布局、集聚发展,生态优先、绿色发展,区域协调、特色发展原则,结合落实主体功能区规划要求,按照统筹开发、优势突出、产业关联、环境友好的要求,高效配置资源,有序优化布局。

  据介绍,我市北部煤电化工发展区包括府谷、神木、榆阳、横山四县区,依托榆神工业区、榆横工业区、府谷煤电化工业区等重点园区,发展以煤为主的煤电产业。2015年,府谷、神木、榆阳、横山的装机容量分别将达到657万千瓦、679万千瓦、157万千瓦和132万千瓦。

  “十二五”期间,榆林市电力装机容量达2300万千瓦,2015年煤电产值将达到350亿元,到2020年装机总容量将达到3000万千瓦,产值570亿元。

  在电网建设方面,《榆林市现代产业体系总体规划》要求,要推进高压、超高压电网建设,完善各级电压的输电网络,形成连接华北、华东、华南的三大外送通道,构建内网完善、外网通畅的电网体系。到2015年,榆林境内330千伏、110千伏电网将基本完备,建成3条750千伏外网。到2020年,建成750—1000千伏陕北—济南—潍坊、靖边—徐州—连云港2个特高压“横向”向华北、华中、华东三条电力外送通道,建成陕北1000千伏特高压变、750千伏变各1座;新增4座330千伏变电站和66座110千伏变电站,各形成线路1500公里和3694公里。“十二五”期间,电网总投资将达到152亿元。

  科技引领 创新发展增强产业支撑引领作用

  《榆林市现代产业体系总体规划》要求,我市将按照科学规划、高端发展,走绿色发展道路的要求,大力推行洁净煤发电技术,推进在运机组节能增效改造,开展烟气脱硝技术示范,推广环保型空冷机组,水耗、煤耗和主要污染物排放指标将达到国内领先水平。

  市发改委相关负责人介绍,除了电源和电网建设,促进我市煤电产业发展的第三个关键环节是引进推广电力新技术。要提高大型发电机组的热力参数和容量,积极研究新型发电技术,鼓励变电站采用节能型非晶合金变压器、碳纤维输电导线以及特高压交流、直流输电技术、大容量储能技术、分布式能源及微电网技术和智能电网技术。

  据介绍,2020年前,我市将重点鼓励发展的电力产业有:单机60万千瓦及以上超临界、超超临界机组电站建设,采用30万千瓦及以上集中供热机组的热电联产,单机60万千瓦及以上大型空冷机组电站建设,30万千瓦及以上循环流化床、增压流化床、整体煤气化联合循环发电等洁净煤发电,单机30万千瓦及以上采用流化床锅炉并利用煤矸石、中煤、煤泥等发电,500千伏及以上交流、直流输变电,在役发电机组脱硫、脱硝改造,电网改造与建设,继电保护技术、电网运行安全监控信息技术开发与应用,大型电站及大电网变电站集约化设计和自动化技术开发与应用,打造陕北能源化工基地升级版。

分享到:
 

相关阅读

发表评论 共 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热点推荐
IMF警告美国债务将冲击全球金融市场

IMF警告美国债务将冲击全

IMF在其有关美国经济政策的年度报告中指出,“不利的财政结局
最新信息
关于我们  |  诚征英才  |  免责条款  |  法律顾问  |  联系方式  |  网站地图  |  手机版
陕镁集团_陕西省镁金属电子商务中心版权所有
陕ICP备16014093号-1

Copyright @ 2011-2016 Shaanxi e-Commerce Center of Magnesiu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