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随着华电珙县电厂、中电福溪电厂、向家坝电站、电力配套工程向家坝——上海特高压输电工程投运和页岩气等资源的开发,宜宾确立了打造西部综合能源基地的战略目标。而向家坝水电站7号机组、8号机组相继正式发电,则将成为宜宾建设西部综合能源基地的又一强大助推器。
火电开发 延伸煤炭产业链
宜宾矿产资源丰富,已探明煤炭储量53.68亿吨,占四川省储量的35.79%;煤层气资源量为1417亿立方米,硫铁矿约15亿吨,岩盐矿、石灰石、石英石均在100亿吨以上。宜宾不仅是四川省重要的能源矿产资源富集区,也是成渝经济区水电、火电、核能、煤炭、页岩气等重要能源、原材料生产基地。
筠连煤田是国家规划发展的13个大型煤炭基地之一,无烟煤储量达35.82亿吨,是四川目前已探明的最大煤田,占四川煤炭储量的四分之一。筠连煤田不仅储量高,且品质优良,适用于火电及重化工、建材等工业生产。为了就地转化资源,延伸煤炭产业链,在宜宾,华电珙县电厂、中电福溪电厂等一批大型火电厂相继建成投产。
华电珙县电厂规划总装机容量320万千瓦,一期工程已投产,年产值可达20亿元。中电福溪电厂是依托国家开发筠连煤田和金筠铁路的“煤、电、路”优化配置项目,总规划容量为320万千瓦。一期工程投资48.37亿元,装机容量120万千瓦,预计年售电量60亿千瓦时。筠连鲁班山北矿利用瓦斯发电,成为四川省首个瓦斯发电厂,目前年发电量可达4000万千瓦时。
目前,宜宾市火电装机达到326万千瓦,占四川省的22.2%,成为该省最大的火电基地。
输电配套 构建“电能批发中心”
宜宾坐拥三江,水能资源丰富,可开发水能408.2万千瓦。全市境内流域面积达100平方公里的河流35条,金沙江、岷江水电开发潜能巨大。
位于金沙江下游的向家坝水电站,是我国第三大水电站,总投资约434亿元,装机容量640万千瓦,设计有8台80万千瓦水轮机组。到2015年,向家坝水电站全面建成后,年发电量可达307亿千瓦时。
在水电、火电集中开发的同时,输电配套项目也在快速跟进。近年来,宜宾特高压迎来了一个建设高潮。
——
——
——
一条条特高压为宜宾构筑起一条条能源大通道,使宜宾成为“电能批发中心”。同时,特高压跨区电网把宜宾同四川、全国电网连成一片,实现全国范围内的能源资源优化配置和丰枯互济。
页岩气开发支撑能源发展新格局
宜宾是四川省页岩气最为富集的地区之一,已探明页岩气储量超过2万亿立方米。
今年3月,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能源局批准在宜宾设立国家级页岩气示范区。长宁、珙县、兴文成为“四川长宁—威远国家级页岩气示范区”重点勘探地区,筠连和珙县、兴文部分地区成为 “滇黔北昭通国家级页岩气示范区”重点勘探地区。其中,长宁—威远示范区面积为6534平方千米,探明页岩气地质储量3000亿立方米以上,建成产能20亿立方米以上。
今年7月18日,珙县上罗镇100户村民用上了页岩气,创下中国页岩气民用之先河。预计今年年底,页岩气管网将安装到珙县上罗镇、下罗乡、孝儿镇、沐滩乡四个乡镇,两年内珙县15个乡镇全部贯通页岩气管道,将有2万户居民受益。
据悉,“十二五”期间,宜宾市能源建设总投资将高达700亿元,输变电能力2380万千瓦,能源产业年产值将超过200亿元。到“十二五”末,宜宾将基本建成以向家坝水电站建设为龙头,筠连矿区开发和火电建设及核燃料生产为支撑,地方小水电、新能源等为补充的西部综合能源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