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省镁业集团电子商务有限公司logo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rss订阅
您的位置:首页 > 行业资讯 > 煤炭

天然气价改撬动涨价空间 最终市场竞争定价

发布时间:2011-12-29 09:17:35 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 查看次数:

     天然气价格体制改革试点撬开国内气价上涨空间,也为市场化改革预留空间。 

     一位参与价格机制研讨的专家说:天然气价格改革讨论多年,是业内期盼已久的事情。国内天然气定价已经到了不得不改的地步。净回值法多次上报、轮番讨论,终于开始实施。

     理顺国内天然气价格,事关我国天然气发展的全局。业内专家认为,如果市场净回值法在全国推行,天然气价格上涨已成定局。这一定价模式仍是政府管理下的间接与国际接轨,真正市场化改革仍在路上。

     上述专家介绍,我国天然气价格改革采取逐步到位方式,先试点后向全国推广。市场净回值法是价改的近期思路,目的是实现与替代能源挂钩、缩小进口气与国产气价差。从长远看,需要形成有调控的竞争性市场机制,以市场供需决定价格。

     净回值法的模糊地带

     市场净回值法实现同一地区不同气源同质同价,解决了定价混乱问题。有天然气研究专家认为,但机制有一些不完善的方面,执行起来有难度。

      发改委将市场基准点选择在上海,基准点价格的制定尤为关键,事关全局。

      在市场中心(上海)天然气门站价格的制定上,发改委将可替代燃料选择为燃料油和液化石油气(LPG),权重分别为60%40%。其计价按照计价周期内海关统计进口燃料油和液化石油气的价格。

     从世界天然气价格形成机制看,市场净回值定价参照欧洲、亚太地区经验。

     中石化天然气研究人士说:我国燃料油主要从韩国、俄罗斯、新加坡、日本、马来西亚等国家和地区进口。燃料油受原油价格影响大,中国没有燃料油定价权。一旦国外价格变化,国内天然气容易受到影响。

     该人士补充说,在我国天然气供应结构中,大部分仍为国产天然气。选择与燃料油与LPG挂钩,国内天然气生产成本情况不容易体现。

     国家对天然气门站价格调整周期也做模糊处理。发改委在通知中称,天然气门站价格实行动态调整机制,根据可替代能源价格变化情况每年调整一次,并逐步过渡到每半年或者按季度调整。有业内研究者建议,价格调整周期与进口气合同价格周期保持一致。
 
     此外,上游原材料涨价后,上下游能否联动还是个问题。发改委称,地方可建立天然气上下游价格联动机制并对机制进行听证。

     中国城市燃气协会人士向本报记者解释:召开听证会是上下游价格联动的前提。工业用户气价可以调整到位,民用气价调整不能同步到位。以往价格听证会召开后,在国家宏观调控政策下,终端销售价格并没有上涨。燃气公司因此承担成本上升的压力。

     价改将推涨全国气价

     上述参与气价改革讨论专家说:如果气价改革推向全国,无论国产气,还是进口气都能在价格改革中喘口气。国产气与进口气价差会相应缩小。

     其言外之意是,新的定价机制实施后,国产陆上天然气和进口天然气价格势必将不同程度提高,民用及工业用气终端价格也将同步上调。

     上述专家说:由于供气成本高,民用气价理应提高。国家考虑物价上涨压力,有意压低民用价格。国外民用气价高于工业用气。大型工厂可以切换原料,国家应适当考虑降低。

  其解释称,OECD国家民用气价是工业用气的2倍。我国恰相反,国内大型可中断用户价格最高,而分散的不可中断的居民用气价格最低。这种定价方式造成天然气利用不均衡、不安全。

     为减少气价上涨带来的影响,发改委鼓励地方积极探索阶梯气价政策,研究对低收入居民实行相对较低价格,保障基本生活需要。

     从天然气进口看,改革全面推行后可以减少进口天然气价格亏损,提高进口企业积极性。

     业内人士介绍,中亚进口天然气采取与原油60%~70%挂钩的浮动计价模式。进口到新疆霍尔果斯口岸价格大约在2.2/立方米,加上管输费将高于国产陆上气1/立方米。

     国家之所以首先选择在粤、桂两地试点,是因为西气东输二线进口气将要进入广东,广西则是为缅甸进口气入境做准备。价格是气源供应的前提。

     为满足天然气需求,十二五天然气进口大幅增加已经是铁定的事实。除三大公司外,国家也鼓励更多民营企业参与LNG进口。大量高价气的进入倒逼国内天然气提价。上述参与价改讨论专家说。

     中石油西南油气田专家预测,2015年我国进口天然气依存度将达到31%。进口天然气以中亚天然气、缅甸气、卡塔尔LNG、澳大利亚LNG为主。

     此外,为规范天然气进口,发改委首次提出天然气门站上限价格。这将使进口天然气更为有序、有节、有据,对未来LNG的发展将是合理的控制。国际天然气价格有可能趋于合理,供应商进口的气价高的问题也能受到约束。中石油规划总院油气管道研究所副所长杨建红说。

     气改最终目标:市场竞争定价

     气与气竞争定价是天然气价格改革的理想状态。发改委称,天然气价格改革的最终目标是放开天然气出厂价格,由市场竞争形成,政府只对具有自然垄断性质的天然气管道运输价格进行管理。

     此次定价机制改革仍是向市场化改革的过渡。国内天然气定价仍采取政府管理调控模式,通过与替代能源挂钩的方式与国际市场间接接轨,尚未通过市场竞争形成价格。国务院价格主管部门管理天然气门站及以上价格,制定门站价格最高限价;地方价格主管部门管理门站价格以下销售价格。

     反观美国,天然气出厂价完全由市场供需双方谈判确定,管输费按服务成本方法定价,由联邦能源监管委员会监管,终端小用户价格由出厂价、管输价和配气费确定。

     目前,我国天然气工业采取供应驱动型战略。由于供应不足,天然气尚未成为我国主流能源品种。

     2010年我国天然气占一次能源消费比重仅4%,世界平均水平为24%。我国人均天然气消费81立方米,全球人均消费量是460立方米。

     十二五期间,国家有意将其作为能源结构调整、减少化石能源消费的重要手段。本报记者了解到,能源十二五规划提出天然气占比从2010年的4%上升到2015年的8%左右。

     有天然气专家预计,2015年我国天然气需求量将达2300亿立方米,2020年进一步升至3500亿立方米。完善的天然气价格机制是天然气大发展的前提,否则油气企业没有发展的动力和积极性。

     在天然气管线、接收设施建设上,我国已经布局西二线、西三线、中缅线等进口管线,陕京二线、三线等跨区域骨干管线,浙江、大连等沿海液化天然气接收站及配气管网。

分享到:
 

相关阅读

发表评论 共 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热点推荐
IMF警告美国债务将冲击全球金融市场

IMF警告美国债务将冲击全

IMF在其有关美国经济政策的年度报告中指出,“不利的财政结局
最新信息
关于我们  |  诚征英才  |  免责条款  |  法律顾问  |  联系方式  |  网站地图  |  手机版
陕镁集团_陕西省镁金属电子商务中心版权所有
陕ICP备16014093号-1

Copyright @ 2011-2016 Shaanxi e-Commerce Center of Magnesiu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