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月时间已过半,据笔者最新了解的信息,山西五台县白云石月底复产的希望几乎渺茫,尽管陕西镁厂迫于无奈努力寻找新的白云石货源(如部分企业已转至闻喜、内蒙求购白云石),但效果不甚理想,一方面由于各地白云石矿在质量上存在很大差异,除了对白云石品质是有较高要求的外,设备和工艺的改变也需要时间;另一方面要考虑采购成本的因素。目前府谷多数镁厂都存在白云石匮乏或者品质改变的困境,依靠减产最多还能维持的月底。
受此影响,近期镁市成交逐步活跃,部分采购商选择提前囤备货,以避免后市价格的继续上涨。
PS:什么样的白云石才是最适宜的炼镁原料呢?
白云石是地球上重要的钙镁资源,在我国有着极其丰富的蕴藏量。主要产地在山东、辽宁、山西、河北和两湖等地。白云岩主要由白云石〔CaMg(CO3)2〕为主要组分的碳酸盐岩组成,在形成过程中由于受到不同地质作用和环境的影响,所以常常混入一些方解石、粘土矿物、燧石、菱镁矿等杂质,有时含有石膏、硬石膏、天青石、重晶石、黄铁矿和有机质等。
白云石广泛应用于冶金、耐火材料、建材、陶瓷、玻璃、化工、农、林业、环保节能等领域,是一种可以进行多项开发与利用的非金属矿产资源,并且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白云石的开发、应用已深入到社会发展的各个领域,成为一种极具经济价值的矿产资源。
白云石锻烧是热法生产金属镁的主要环节之一。原矿粒度为30~120mm的白云石是生产金属镁的重要原料,其冶炼方法主要分为两大类,即电解法和硅热还原法。目前在国内来说,冶炼金属镁,一般都采用硅热还原法。该方法中,镁产出率的高低与煅烧白云石的活性度高低一致,而煅烧白云石的活性度又与白云石的MgO、CaO、SiO2的成分含量、最佳焙烧温度、时间,储存时间的长短有关。
由于各地白云石矿在质量上存在很大差异,所以在选取皮江法炼镁主要原料白云石,一定要经过认真选择。尽可能选择哪些主要成分(碳酸镁和碳酸钙)含量高、杂质含量少、矿物结构好的白云石作为炼镁原料。要提倡 “吃精料、吃细粮”以满足工艺过程对原料的要求。衡量白云石的优劣,主要从三个方面看:一看主要成分含量,也即碳酸镁和碳酸钙含量;二看化学成分;三看矿物结构。
只有上述三个方面都符合工艺要求的白云石,作为皮江法炼镁的主要原料才是适宜的。
衡量白云石的化学成分是不是适宜,首先看白云石中氧化镁与氧化钙之间的百分比是否接近于1。只有镁钙氧化物的百分比接近1时,作为皮江法炼镁的原料才是适宜的。大于1或小于1都不适宜。因为MgO/CaO>1为了保证镁的提取率,就要按Z=b(Si+SiO2)-CaO-CaO-12/7 Al2O3等式计算炉料中应补加的苛性菱镁矿(氧化镁)量。这样工艺配料过程就比较复杂了,将会对现实配料带来很大不便,而我国现行的生产系统和配料系统都满足不了上述补加生石灰和苛性菱镁矿的要求。因此,只有选择镁钙氧化物的百分比近似等于1时,配料过程才比较简单,即不补加生石灰,也不补加菱镁矿,按理论配料比进行重量比配料就行了。
其次,从化学成分上选择白云石,要看二氧化硅是否过高,只有SiO2含量不超过0.5℅时,才是适宜的。因为SiO2为了保证镁的提取率,就必须向炉料中补加生石灰。
再次,AI2O3的含量不要大于0.5℅,含量过高,不作仅能降低炉料中镁的含量和给生产配料带来困难,还可能在CaO不足的情况下,SiO2与MgO形成一种低熔点化合物——尖晶石(MgO. AI2O3),给造渣带来一定的困难。
第三,氧化钾和氧化钠的含量不能超标,两者之和不应大于0.1℅,也即K2O<0.005℅;Na2O<0.05℅。因为钾和钠比金属镁还活泼,一遇空气就燃烧。如果白云石中氧化钾和氧化钠含量超标,钾钠捕集器上结晶的钾钠过多,破真空打开还原罐端盖以后。钾钠首先燃烧,点燃结晶镁燃烧,捕灭不及时就会使结晶器内粗镁全部燃烧。所以选择白云石,严禁氧化钾和氧化钠超标。
第四.白云石的其它杂质含量也应是越低越好,综合以上要求,白云石的化学成分应该是:MgO 19%~21%,CaO 30%~33%,Fe2O3<0.5%,Al2O3<0.5%,SiO2<0.5%,Na2O<0.05%,K2O<0.005%,Mn<0.0005%,烧损率为46.5%~47.5%,其中CaO/MgO=1.394(质量比),CaO/MgO=1.0(摩尔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