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过表面等离子反应的电能、化学能、热能结合式表面处理,金属表面就会形成厚度3微米至15微米的陶瓷氧化膜,产品也就更耐腐蚀、耐磨损、耐老化。”8月16日,在位于鹤壁国家经济技术开发区金山工业园区的河南世中有色金属表面处理有限公司车间内,一台巨型设备正在轰鸣运转。分管生产的副厂长康振告诉记者,这是该公司年加工1000万件镁合金产品表面处理项目生产线。目前,项目正处在调试设备、试制样品阶段,预计9月底即可投入生产。
环保节能:
用碱性电解液代替有污染的酸性电解液,生产用水可循环利用。
每10分钟,七八平方米的镁合金产品就穿好了“防护衣”,比常规的金属表面处理快了很多。康振介绍,公司采用的生产工艺是目前国际上最先进的金属表面处理技术,电解液在镁合金、铜、铝、钨、镍、钴等金属材料的表面产生异种材质,从而使金属材料表面更加美观。
除油、上挂、表面氧化、烘干,一个流程下来,镁合金散热器的表面处理完成,几乎闻不到刺激性气味。康振解释了其中缘由:“以往金属表面处理用的都是硫磷硝等强酸性电解液,不仅损伤金属表面,还会产生污染空气的气体;我们用的是环保溶液配合技术制作的碱性电解液,这种工艺不仅不损伤金属表面,也几乎不产生工业污水,生产用水能多次循环利用,大大降低了生产成本。”
应用领域广泛:
航空航天、高铁、3C数码等合金产品表面都需要处理,已有多家企业伸出“橄榄枝”。
康振说:“虽然还未投产,但已经有地恩地、维达科巽、明镁等多家镁合金加工企业表达了合作意向。”镁合金产品可广泛应用于航空航天、高铁、3C数码、汽车零部件、LED、电动工具、自行车等领域,因为镁元素活泼易氧化,镁合金产品表面处理就成为了金属镁产业链的关键环节之一,河南世中公司自然就受到了同行业的欢迎。
康振介绍,韩国技术合作方先后派来多名科研人员现场指导,公司技术人员节假日放弃休息在车间抓紧试制样品。“我们根据技术参数定制了专用氧化生产线。”康振表示,有色金属表面处理对电解液、氧化工艺、烘干温度等的要求都比较高,这种智能化设备可以保证产品生产工艺的稳定性。
“首条生产线的20多名技术工人全部到位,我们计划增加到4条生产线。”康振表示,虽然一线工人规模不大,但该项目科技含量较高,总投资达到了5亿元,建成后,将为三星、苹果、LG等知名企业提供配套,一期、二期全部达产后,可实现年主营业务收入10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