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供给侧改革的全面推行,煤炭行业的去产能工作在陕西快速的推进和落实,陕西的煤炭主产区神木和府谷纷纷出台政策,在关停小产能煤矿、劣质煤矿的基础之上,府谷又对证件不齐(到期未完成年检换证的)的煤矿和开采不规范的煤矿进行集中治理整顿,原煤产量锐减,使本地煤炭供应趋于张。受国内一季度供应煤耗增加的影响,府谷沫煤(50毫米以下电煤)价格从春节前的120元/吨涨到目前的160元/吨,块煤价格从220元/吨涨到280元/吨且货源紧张。而兰炭生产又全部使用块煤,迫使兰炭生产成本大幅度增加。可兰炭的下游化工和冶金行业却疲软如旧,兰炭价格不升反降,从春节前360元/吨(中料、小料、焦沫三种规格)的均价降到目前不足300元/吨,使兰炭生产形成巨额亏损,加工每吨煤的亏损达到40~60元/吨。大多数兰炭企业的配套项目都有金属镁,其燃料来自兰炭生产的尾气。按吨镁需消耗加工30吨原料煤的兰炭尾气计算,吨镁锭需给兰炭补贴1500~2000元生产才能持平,这还不包含企业的管理费用和财务费用。而三月初的镁锭价格仅仅到12000元/吨左右。原料煤紧缺和亏损的加剧使多数企业无法忍受,从三月份起纷纷减产甚至停产,提前进入检修期。进入四月份以来,镁锭突然一货难求,价格一路上扬,在一周之内普通镁锭主流成交价突破13500元/吨,不仅下游用户吃惊,连镁锭生产企业都感到意外。我们通过分析,整理出几条本次涨价的原因供大家参考:
一、镁锭实际产量少,供给相对减少。
估算当前国内各镁锭主产区在产企业产量,山西省内运行的原镁生产企业不会超过七家(包括五台云海),月产量不会超过一万吨;宁夏区内应该只有两户原镁企业在维持生产,月产大概三千五百吨左右;神木只有一户原镁企业在生产,月产量不会超过一千五百吨;而府谷建成运行的原镁生产企业中,有七户去年就已经停产,剩余25户在产企业均开工不足,其中有不少于五户从三月份起陆续提前停产或减产进入检修期,当前府谷月产量也就是三万吨左右。
二、成本压力增加,亏损经传导到原镁后被消化。如镁锭价格于四月不涨,大多数府谷企业都难以坚持到五月,届时还得涨。
三、经国外圣诞节假期和国内春节假期的消耗,下游生产企业在一段时间的观望后,不得不入市采购。何况,每年一度的国外夏休前采购和原镁生产企业的夏季检修就要开始了。
四、国内镁行业数据的统计口径和方法或许出现了偏差,我们一致认为,2015年镁锭国内的真实产量应该在65~70万吨之间。或许是统计未剔除关联交易的数量,也或许是地区之间有重复统计情况,还可能是某些地区人为的多报,形成产量数据失真,从而误导了市场的真实认知。再加上去年三季度末和四季度末府谷企业迫于资金压力而疯狂的压价竞销,使市场更加坚定了镁锭过剩的认识,对低价形成支撑。
五、近期有色金属全线上涨,铝价已近12000元/吨,根据镁铝的质量比和可互为替代的可能,行业公认的价格比是,镁价应该为铝价的1.2~1.5倍。
基于上述原因,镁价在四月终于得以爆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