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有色金属消费国,但有色金属矿产资源却相对紧缺,有色金属矿产资源自给率低成为行业发展的瓶颈。为应对矿产资源紧缺的现状,国内有色企业纷纷实行走出去战略,积极前往海外投资并购。对此,业内人士表示担忧。
矿产自给率偏低有色企业陷入发展瓶颈
7月中旬,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副会长尚福山在参加“中国国际铝工业展览会” 时明确指出,资源自给率偏低成为制约我国有色金属工业发展的重要瓶颈,“十二五”期间,我国有色金属工业面临的主要任务之一就是提高资源自给率。
对于未来有色金属资源保障前景,尚福山仍表示不敢乐观。他指出,由于国内有色金属冶炼产能进一步扩张,“十二五”期间我国有色金属资源自给率只能说会有所提高,但难说将明显改观。
众所周知,矿业开发企业对资源的依赖性较强,矿产资源的保有储量和品位,直接关系到企业的生存和发展。因此,提高矿产资源的保有率是国内所有矿业开发企业需要面对的难题。
业内分析师指出,世界铜矿可开采年限已从1996年的45年下降到2008年的25年,世界铜矿平均品位也从1996年的0.97下降到2008年的0.70 。铜矿资源稀缺已使得近5年铜产量维持在1225万吨左右。
业内分析师表示,中国已有的大型铜矿多数始建于上世纪五六十年代,目前已经进入了矿脉生命周期的后段,而由于中国消费量的增长和冶炼厂产能的扩张,国内铜矿产能已进入衰退期。
谋求发展国内企业加快海外购矿步伐
据悉,央企五矿集团旗下五矿资源已于9月30日发布公告称,其已向加拿大上市公司Anvil 矿业公司发出13.3亿加元的“现金收购要约” ,约合人民币81.8亿元。之前,五矿资源曾对另一非洲铜矿Equinox 发起敌意收购,但最终失败。此次,五矿资源收购要约获得了Anvil 矿业公司董事会的一直同意。一旦收购成功,五矿资源电解铜产量每年将增加6万吨,增幅约60%,同时增加五矿资源的铜储备约7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