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中国之声《新闻和报纸摘要》报道,绿色GDP的转型方向——资源型城市陕西榆林转化煤炭升级产业实现提振经济和生态环保双赢的启示。
“聚氯乙烯”广泛运用于塑料管材的制作,这种白色的聚氯乙烯是从黑色的煤炭中提炼出来的。依托榆林丰富的煤炭和原盐,陕西北元化工建成了年产100万吨的聚氯乙烯循环综合利用项目,大大提升了原煤的产品附加值。
陕西北元化工有限公司高小军部长:1.5吨原煤和1.5吨原盐就可以生产1吨聚氯乙烯。目前,1吨原煤和1吨原盐的市场价格加起来不到600块钱,而1吨聚氯乙烯的市场价格在6000块钱左右,附加值提升了10倍左右。
陕西榆林矿产资源富集,每平方米的地下富含6吨储煤、115公斤石油、140立方米天然气、140吨的岩盐。然而能源化工基地建设之初,榆林仅仅是挖煤、采油、输气,只有“能源”没有“化工”。榆林市榆神开发区经济发展局副局长李勇说,为提高资源利用效率,特别是去年以来煤炭价格大幅度下滑引发的投资增长放缓、民间借贷危机等一系列严峻考验,榆林按照“煤向电、煤电向载能工业品、煤油气盐向化工产品转化”的思路,民企与国企双双发力,共同推动“煤化”产业的转型升级。
李勇:目前世界上最先进的包括国内最顶尖的煤化工技术在我们这里正在产业化,通过这些项目,我们当地煤炭的转化率已经达到60%以上,按1吨煤200元计算,这些项目对煤炭附加值的提升大概到4000到5000块钱。
榆林是我国兰炭产业最大的生产基地,但生产技术落后、高耗能、高污染一直是困扰着兰炭产业的发展。榆林着眼于兰炭产业的升级,采用新技术新工艺,形成了以兰炭为龙头的下游产业电石、铁合金、金属镁等产业链。陕西府谷京府煤化有限公司总经理石栋说,企业整合了18家小兰炭企业,建成96万吨兰炭综合利用项目。
石栋:在我这里进来的煤炭基本上达到了煤炭的吃干榨净,以最终产品出厂。
陕西榆林市发改委总工程师杨扬说,榆林正逐步走出盲目开采、粗放增长、矿竭城衰、被迫转型的怪圈。谈及能源化工和新能源产业对经济增长的支撑作用,杨扬坦言,作用有,但不够大。
杨扬:现在产业链还比较短,比如只是煤到电、煤到兰炭煤焦油、煤到甲醇,我们下一步必须进一步延伸产业链,比如甲醇再往下走到醋酚、芳烃、烯烃等,培养壮大后续产业。我们提出用煤先取油,把煤炭从燃料变成原料,打造榆林版煤制油的升级版。